与普遍的刻板印象相反,俄罗斯远东地区距离中国很近,但却不是吸引中国投资的高地。这种局面是否有可能改变?中国投资者为什么对待俄罗斯市场如此谨慎?
相比于中国,韩国投资者在俄滨海边疆区一直很活跃。但随着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这个地区的外资格局也可能发生转变。
投资规模很小
今年2月,中国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旧称海参崴)总领事朴扬帆表示,到2022年,中国对俄罗斯远东项目的投资额超过130亿美元。这被认为是良好的指标,但在大多数专家看来, 考虑到俄中合作的长期规划,这个额度还很大的上升空间。
没有任何公开资料公布远东地区非金融直接投资(FDI)的统计数据。“在FDI而言,中国并不在俄罗斯的前20名投资者之列。即使把来自香港离岸公司的投资计算进来,中国资本在俄罗斯所有外国投资中所占的份额也不超过2.5%。”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经济科学研究员Anna Brezitskaya给出了这个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副院长王文表示,中俄金融关系远远落后于两国政治经济关系。
“例如,两国之间的相互投资规模很小。中国对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年均不超过10亿美元,不到中国对外投资的1%。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仅仅超过1000万美元,不到中国对外投资的0.1%。”
王文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中俄金融合作支持机制尚不完善,两国缺乏市场风险防范工具和足够的信息交流和监管机制。”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远东人民历史、考古和民族志研究所亚太研究中心主任、俄罗斯科学院院士Viktor Larin评价:“中国企业希望在远东地区投资,但存在两个障碍:投资环境以及对俄罗斯、特别是滨海边疆区真实情况的不了解。到目前为止,恐惧超过了热情。”
基础设施不足
中俄政府间投资合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公布了65个投资项目列入重大项目清单的信息,其中19个项目已投入运营,30个项目正在实施中。
投资合作委员会会议记录显示,俄罗斯方面关注“阿穆尔天然气化工联合体建设”、“作为实施北极LNG-2项目一部分的破冰天然气运输船供应”、在Ust-Luga地区建设天然气加工厂、“Baimskoye地区斑岩铜矿的开发”、“在Yakutsk地区的勒拿河上修建桥梁”等项目,希望俄中双方在这些领域加强合作。
Viktor Larin表示,来自中国的投资主要通过政府间协议流入,主要与原材料行业以及服务不断增长的货运中转所需的新基础设施建设有关。
“基础设施和边境口岸的状况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严重障碍。东部边境的‘邻居’对出海口非常感兴趣。对于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来说,临近的出海口至关重要。对他们来说,不通过铁路而是通过我们的港口将货物从北向南运输是有利的。这一切都归结于交通问题。”他说。
滨海边疆区国际合作署署长Aleksey Starichkov确信,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是俄中合作最有前景的领域之一。
2022年6月,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第一座横跨黑龙江(阿穆尔河)的公路大桥(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的开通,是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突破。该项目是两国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一部分,由阿穆尔州政府设立的莫斯特公司和黑龙江省政府设立的黑龙江公司合作实施。成功的经验可以在其他项目中复制。除了黑龙江大桥,在修建的还有阿穆尔河(黑龙江)跨境索道。
亟需创新优惠制度和政策
对于外国投资者在俄罗斯市场的风险,中俄长期建设项目——阿马扎尔纸浆造纸厂常常被拿来作为反面典型案例分析。
这个中俄项目自2003年以来一直在讨论,2012年一条年加工10万立方米木材的生产线启动。启动之时,项目方宣称将创造3200多个就业岗位,有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每年为地区财政带来约40亿卢布。然而在实际运营中,工厂长期闲置,员工债务不断累积。2019年,香港侨雄国际控股有限公司(Kiu Hung International Holdings)宣布退出该项目。
中国投资者是在新冠疫情大背景下离开的,疫情限制措施、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是导火索。后来,外贝加尔地区当局宣布计划重振制浆造纸厂。
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在俄远东经济特区,从2009年至2016年,多个经济特区的建设运营效果几乎为零,多因效益低下而被破产清算。没有优惠促进政策做配套,特区空有虚名。
不过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自由港现已纳入中国内贸运输。很多专家确信当今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远东地区迎来绝佳的历史机遇。
在滨海边疆区,目前38个先进经济特区在有中国资本参与的项目上投资了610亿卢布(约合6.19亿美元),分布在建筑、农业、工业、木工和汽车生产领域创办了企业。 不过,对比2016年阿马扎尔纸浆造纸厂的投资约为5亿美元,6.19亿美元这个数字虽然令人鼓舞,但还没有那么大。
显然,边境地区需要一系列新的、改进的优惠制度,这将成为吸引中国投资者的一块磁石。滨海边疆区国际合作署署长Aleksey Starichkov表示:“先进经济特区将专门为中国投资者量身定制,并再现中国经济特区的优势。”
Energy Export能源出口公司商务总监Andrey Koval认为,中国的优惠制度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绥芬河市实现了从一个小村庄到一个繁荣的地区贸易中心的巨大飞跃,边境地区为进口货物提供的最低税收优惠,无需缴纳关税和增值税等都是具体的支持措施。”
“中国有保税区,企业可以保存和加工高额利润的货物,然后在市场上出售,极大减少需要缴纳的关税。中国还有经济特区……对比之下,这是中国投资者在国外也要努力争取享有最惠国待遇的主要原因之一。”
劳动力缺乏
滨海边疆区农民(农场)企业协会主席Aleksey Rachenkov表示,中国对该地区的农业部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该市场最大的参与者是Legendagro农工集团,该集团隶属于中国佳沃北大荒农业控股有限公司(JBA Holdings)。公司在滨海边疆区霍罗尔斯基市种植水稻、土豆和玉米等主要出口作物。
此外,奶牛场、乳业企业等也有中国投资者的身影。
Aleksey Rachenkov说:“主要问题与缺乏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有关。”
俄乌战争爆发后,一些企业的蓝领工人短缺率达到43%。缺乏工人是阻碍外国投资者在远东布局的主要原因之一。专家表示,应该审查地区引进外国劳动力的政策。
滨海边疆区木材制造商和出口商协会总经理Pavel Korchagin表示,中国有兴趣在远东投资木材加工设施。但木材工业领域也存在人员短缺的问题。
中国人对土地的兴趣
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大学经济与管理系教授Alexander Latkin表示,中国投资者对土地储备特别感兴趣。来自中国的企业家经常表示希望在滨海边疆区的任何地区收购数万公顷土地,最好是靠近边境的地区。
“许多投资者决心购买土地,但俄罗斯法律并没有轻易赋予投资者这样的权利。”
“不过中国投资者仍然可以在远东土地上自由进行农业经营。通常情况下,一个农场由俄罗斯联邦公民注册持有,土地以长期租赁的方式转让给中国投资者,中国企业家很快就能展开如火如荼的经营生产。”他说,这是一个稳定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俄罗斯的地区地方层面的主要任务是——为投资流入创造好的条件,包括建设新的基础设施、减少投资者面临的官僚障碍、帮助吸引劳动力、创建防范市场风险、加强信息交流和监管的新工具等。